万宁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是学校的产生。(  )
判断题



2: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单项选择题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单项选择题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4: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
单项选择题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5:师生共享,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
判断题



6: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以及心理疾病的类别进行诊断。(  )
判断题



7:提出“先行组织者”概念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班杜拉

8: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  )。
单项选择题
A、班级升学率
B、教师讲课水平
C、教师科研水平
D、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9:“独自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在群体中就敢做了”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
判断题



10: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具有外显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的特点。(  )
判断题



11: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单项选择题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12: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
单项选择题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13:认为儿童教育内容包括“歌诗”“习礼”和“读书”,提出“随人分限所及”的儿童教育思想是(  )。
单项选择题
A、张焕纶
B、张百熙
C、王守仁
D、朱熹

14:A、B、C三个大学生到某乡镇当村官,一个到了富村,一个到了穷村,一个到了不富不穷的村。但究竟谁到了哪个村,人们开始不清楚,于是做了如下猜测: 甲:A到了富村,B到了穷村 乙:A到了穷村,C到了富村 丙:A到了不富不穷的村,B到了富村 后来证实,甲、乙、丙三人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 由此可以推出( )。
单项选择题
A、A到了富村,B到了穷村,C到了不富不穷的村
B、A到了穷村,B到了富村,C到了不富不穷的村
C、A到了不富不穷的村,B到了富村,C到了穷村
D、A到了不富不穷的村,B到了穷村,C到了富村

15: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来学习“鲸”,当教师告诉学生“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  )。
单项选择题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6: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洛克最先提出来的。(  )
判断题



17: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路框架

18:雕塑《大卫》的作者是(  )。
单项选择题
A、达·芬奇
B、米开朗琪罗
C、拉斐尔
D、鲁本斯

19: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单项选择题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20: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目的性。
判断题



21: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单项选择题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22: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简单明了的。(  )
判断题



23: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
单项选择题
A、消除敏感反应
B、消除肌肉紧张
C、呈现厌恶刺激
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24:群体中大多数人意见一致时必然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个别人不敢发表反对意见,即使发表了,也“成不了气候”,不能影响从众的现象。(  )
判断题



25:人的身心发展包括哪两个方面?(  )
多项选择题
A、生理的发展
B、心理的发展
C、情商的发展
D、道德的发展

26:情感活动强烈的气质类型是(  )。
多项选择题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27:经验类化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
单项选择题
A、心理官能的发展
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C、概括化的原理
D、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28: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  )
多项选择题
A、智力测验
B、阅读测验
C、与此相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
D、心理辅导

29: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
单项选择题
A、德育
B、智育
C、创新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30:妈妈要带两个女儿去参加一个晚会,女儿在选择搭配衣服。家中有蓝色短袖衫、粉色长袖衫、绿色短裙和白色长裙各一件。妈妈不喜欢女儿穿长袖配短裙。 以下哪种是妈妈不喜欢的方案?(  )
单项选择题
A、姐姐穿粉色衫,妹妹穿短裙
B、姐姐穿蓝色衫,妹妹穿短裙
C、妹妹穿长袖衫和白色裙
D、姐姐穿长裙,妹妹穿短袖衫

31: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
单项选择题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32:复述策略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注意于目前的学习材料中,并将学习材料保持于(  )
单项选择题
A、感觉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33: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
单项选择题
A、利他主义
B、以国家为重
C、大公无私
D、无私奉献

34: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  )
判断题



35:“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
单项选择题
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36:考试的中心环节是(  )。
单项选择题
A、阅卷
B、监考
C、测验
D、命题

37:小潘并非既懂德语又懂法语。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列断定必定为真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小潘懂德语但不懂法语
B、小潘懂法语但不懂德语
C、小潘既不懂德语又不懂法语
D、如果小潘懂德语,小潘一定不懂法语

3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  )
判断题



39:班级管理的根本目标是(  )。
单项选择题
A、形成凝聚力
B、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C、实现教育目标
D、加强班主任的主导地位

40: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
单项选择题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41: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这是指(  )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过程

42: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多项选择题
A、强化的内驱力
B、认知的内驱力
C、好奇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E、附属的内驱力

    43: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 130 140 150 160\r
    单项选择题
    A、130
    B、140  
    C、150
    D、160

    44: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包括(  )方面。
    单项选择题
    A、认知
    B、情感
    C、人格
    D、社会性

    45:教学反思最集中体现在积极验证阶段。(  )
    判断题



    46: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单项选择题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47: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的复杂程度,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  )。
    单项选择题
    A、符号学习
    B、命题学习
    C、类属学习
    D、上位学习

    48: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
    多项选择题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 E、个别差异性

    49: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
    单项选择题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50: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为(  )。
    单项选择题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研讨法

    51:学生的考试分数属于学生的隐私。学校有权拒绝学生监护人了解其分数的要求。(  )
    判断题



    52: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
    单项选择题
    A、1岁左右
    B、3岁左右
    C、6岁左右
    D、9岁左右

    53:对于编辑中的Word文档的保存,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允许自动保存
    B、允许后台保存
    C、可按Ctrl+S组合键保存
    D、可按Ctrl+A组合键另存

    54:“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2013年下半年真题)
    单项选择题
    A、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
    B、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
    C、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
    D、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

    55: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
    单项选择题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56: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语速控制在(  )。
    单项选择题
    A、每分钟100字以下
    B、每分钟100-150字
    C、每分钟150-200字
    D、每分钟200字以上

    57: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58:内发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
    判断题



    59:下列各项中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单项选择题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60: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
    单项选择题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 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特征。
    2:答案A
    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行动研究方法,即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方法。
    4:答案B
    解析 B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5:答案正确
    解析
    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7:答案A
    解析 奥苏伯尔提出“先行组织者”概念,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8:答案D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
    10:答案正确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教学是教育的最基本途径。
    12:答案D
    解析 非特殊迁移又叫一般迁移。
    13:答案C
    解析 王守仁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是指在传授知识时要考虑到不同的儿童接受能力的不同,知识的难易深浅也应不一样,应传授给儿童所能接受的知识内容。
    14: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用代入法,假设A项是正确的,那么甲的说法全都正确,与题干不符;假设B项是正确的,那么甲的说法全都错误,也与题干不符;假设C项是正确的.那么丙的说法全都正确,与题干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错误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根据内化概念选B。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在学习的初期,学习效果也较明显,但过了一个阶段,学习效果降低,甚至逐步减退,并出现性情易急躁烦闷,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高原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20:答案错误
    解析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21:答案B
    解析 场独立型的学生偏爱理科和自然科学,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
    22:答案错误
    解析 阐述规则时,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辞的。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错误
    解析
    25:答案A,B
    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26:答案A,B
    解析 情感活动强烈:多血质、胆汁质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A,B,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的实际应用。
    29: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略。
    30:答案B
    解析 妈妈不喜欢女儿穿长袖配短裙,即必须是长袖配长裙、短袖配短裙。只有B项妹妹穿的是长袖配短裙,所以答案为B。
    31:答案A
    解析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32:答案C
    解析 复述主要是指对学习材料的言语重复,它既可以表现为出声的外部言语,也可以表现为默默的在头脑内部的言语活动。主要作用是把注意维持在目前的学习材料中,并将学习材料保持于短时记忆中。
    33:答案A
    解析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34:答案错误
    解析 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总结,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35: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夸美纽斯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根本特征。
    36:答案D
    解析 考试主要包括命题、监考、阅卷三个阶段,其中命题是核心环节。
    37:答案D
    解析 正确答案为D项,并非……既……又,说明否定的是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换句话说,这两个条件中只有一个条件是成立的,如此题就应该是,如果小潘懂德语,那他就不懂法语;如果小潘懂法语,那他就不懂德语。所以答案D项是正确的。
    38:答案错误
    解析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陶冶法。
    39:答案C
    解析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40:答案B
    解析 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用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41:答案A
    解析 定义: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2:答案B,D,E
    解析 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43:答案B
    解析 智商在85到115之间属于中等水平,超过130为智力超常,低于70为智力障碍。
    44:答案D
    解析
    45:答案错误
    解析
    46:答案C
    解析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47:答案B
    解析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的复杂程度,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48: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个知识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的规律。
    49:答案A
    解析 略。
    50:答案B
    解析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51:答案错误
    解析
    52:答案B
    解析 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3岁左右。
    53: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Ctrl+A组合键实现的是全选功能。
    54:答案D
    解析 题干是一个假言命题,可以写成“谈朋友隐私、发脾气”的形式,并且现在朋友没有发脾气。根据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后推否前可以得到“没有谈朋友的隐私”。故选D。
    55:答案A
    解析 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56:答案B
    解析
    57:答案D
    解析 略
    58:答案错误
    解析
    59:答案B
    解析 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外部的低级的动机。
    60:答案B
    解析 见学习精要中陶冶法的定义。

  • 《万宁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